2020年6月,在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開展的《大家創·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-山東非遺人在行動優秀非遺作品征集平尋活動》中,作品《戰疫情》獲得優秀獎。
2019年9月,在全市農民豐收節“放心的面粉,好吃的饅頭”品牌評選活動中,榮獲“金獎”。
2019年11月受農業部邀請參加第二屆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,作品《農豐食安喜人間》被農業部博物館收藏。
2019年5月10日-12日,孫雪堂老師 被邀請參加由中國民協舉辦的大美民間 “中國花饃藝術節”,作品《慶祖國七十華誕-喜麥熹獻禮》,榮獲優秀作品獎 。
《金猴賀歲》于2016年猴年的春節期間于CCTV-1播放。參加省兩屆《美麗非遺迎新春》的展會,參加臨沂勞動執行大賽,獲“最佳絕技表演獎”;參加棗莊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,參加
《龍舟》2010年參加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,獲得一致好評。
《大圣蟲》接受萊州電視臺“喜迎國慶面塑大展”錄制,作品《大圣蟲》被2018首屆中國民間工藝傳承創新觀摩大會推薦位“重點推介作品”。
《中華龍》身長120厘米,有500多片鱗片,金龍昂首擺尾,雙目圓睜,兩角怒豎,鱗片閃亮,神情架勢,彰顯久蓄凌云之志,
《好客山東》從立意布篇,到選材制作,孫雪堂用了整整半年時間,半夜有靈感立馬起身記下,絞盡腦汁,用心良苦。在長68厘米,寬62厘米,高52厘米格局的面塑里,巍巍泰山屹立中央,十